切片
這篇介紹在平遙舉行的展覽 《切片 -- 手機攝影也藝術》 的文章中 「手機也藝術」那幾段,究竟想說什麼呢?我認為這幾段是文藝腔,故弄玄虛,旨在賣弄自己文筆卻又不知所云,浪費讀者時間:
原文: http://www.pipphoto.com/art.aspx (連結已斷)
開始切片 -- 開片:
所谓的读图时代,往往带着命名者的一厢情愿,一个单向度的行为,其实是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当所有的普通人成为图片的制造者的时候,读图,才真正成为可能。
所謂「真正成為可能」的讀圖,要求「所有的普通人」(國家領導人以外的人類?)必須是「圖片的製造者」,滑轉了我們平日使用「讀圖」(包含觀看和理解影像)這個辭的概念,這才是「一廂情愿」,「其實是沒有太大的意義」。(語害:概念滑轉)
这种可能性来自于每个人的手中,就是手机。
退一步說,若真的「當所有的普通人成為圖片的製造者的時候,讀圖,才真正的成為可能」,則這個講法,實屬廢話,因為可以想像現實上幾乎不可能使「所有的普通人」(國家領導人以外的人類?)都擁有手機,而擁有的手機亦不一定具備拍攝裝置,而就算「所有的普通人」都擁有可拍照的手機,亦不一定會用來拍照,「成為圖片的製造者」,「这种可能性」近乎零。因而,可以斷定「所有的普通人成為圖片製造者」的想法必然落空,那個滑轉了概念的所謂「讀圖時代」,無法「成為可能」。(語害:言辭空廢)
手機攝影......改变着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是什麼意思?如何因手機攝影而「改變著」?(語害:語意曖昧)
乃至于摄影原有的功能亦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攝影『原有』的功能」是什麼?「在悄悄發生著」什麼「變化」?(思考三式:釐清)
当我们用相机,甚至是最傻瓜的相机进行纪录时,它便已然构成一个摄影事件,而手机摄影则没不会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
一件与摄影无关的摄影事件。
1. 「構成一個攝影事件」若指拍照行為,即是廢話,那只不過等於說,「當我們用相機,甚至是最傻瓜的相機(亦即相機,多此一舉)進行紀錄時,我們是在拍照。」(語害:言辭空廢)
2. 若非指拍照行為,則指什麼?(思考三式:釐清)
3. 為什麼「手机攝影則没不會使人產生這样的感覺」?(思考三式:辨理)
4. 何謂「一件與攝影無關的攝影事件」?(思考三式:釐清)
承认手机摄影必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就如同承认摄影可以进入艺术史一样
1. 如何算得上「是一个被動的過程」?「手機攝影」為何「必然是一个被動的過程」?(思考三式:釐清 + 辨理)
2. 為什麼承認前者「就如同承認」後者?兩者如何關聯?(思考三式:辨理)
这是金钱的力量,也是商业对我们的冲击
謂手機攝影普及的成因是「金錢的力量,也是商業(指廣告和宣傳效應吧?)」的「衝擊」,理據薄弱。用金錢購買可以拍照的手機是手機攝影的先决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在此說人們因廣告和宣傳效應而使用手機拍照,未有從手機操作的簡易性或人們的實際需要等因素考慮,理據依然不充分。(謬誤:不充分)
当我们不得不承认与接受这些信息的时候,却又发现我们分不清这些图像
「不承認」「這些信息」是什麼意思?「分不清這些圖像」是什麼意思?(思考三式:釐清)
当我们试图站在某一角度对他们进行质疑,却又找不到应有的具体的目标
「某一角度」是哪一角度?「應有的具體的目標」原「應有的」是什麼「具體的目標」?(思考三式:釐清)
要求我们静下心来观察思考。
我們明白「觀察」的意思,也明白「思考」的意思,但什麼是「觀察思考」?是否指「觀察和思考」?(語害:語意曖昧)
这是一个从概念开始的展览,却注定不能以概念作为结束
1. 怎樣算是「不能以概念作為結束」?是否指以實際行動去結束,例如關上展覽廳的門來結束展覽?(思考三式:釐清)
2. 如何「注定」?(思考三式:辨理)
我们遴选,同时,并不设置标准
「遴選」隱含取捨標準,否則不叫遴選而叫隨機抽籤。說「遴選」而「同時」「不設置標準」,自相矛盾。(謬誤:不一致)
***
切片完畢 -- 片完。
原文: http://www.pipphoto.com/art.aspx (連結已斷)
開始切片 -- 開片:
所谓的读图时代,往往带着命名者的一厢情愿,一个单向度的行为,其实是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当所有的普通人成为图片的制造者的时候,读图,才真正成为可能。
所謂「真正成為可能」的讀圖,要求「所有的普通人」(國家領導人以外的人類?)必須是「圖片的製造者」,滑轉了我們平日使用「讀圖」(包含觀看和理解影像)這個辭的概念,這才是「一廂情愿」,「其實是沒有太大的意義」。(語害:概念滑轉)
这种可能性来自于每个人的手中,就是手机。
退一步說,若真的「當所有的普通人成為圖片的製造者的時候,讀圖,才真正的成為可能」,則這個講法,實屬廢話,因為可以想像現實上幾乎不可能使「所有的普通人」(國家領導人以外的人類?)都擁有手機,而擁有的手機亦不一定具備拍攝裝置,而就算「所有的普通人」都擁有可拍照的手機,亦不一定會用來拍照,「成為圖片的製造者」,「这种可能性」近乎零。因而,可以斷定「所有的普通人成為圖片製造者」的想法必然落空,那個滑轉了概念的所謂「讀圖時代」,無法「成為可能」。(語害:言辭空廢)
手機攝影......改变着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是什麼意思?如何因手機攝影而「改變著」?(語害:語意曖昧)
乃至于摄影原有的功能亦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攝影『原有』的功能」是什麼?「在悄悄發生著」什麼「變化」?(思考三式:釐清)
当我们用相机,甚至是最傻瓜的相机进行纪录时,它便已然构成一个摄影事件,而手机摄影则没不会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
一件与摄影无关的摄影事件。
1. 「構成一個攝影事件」若指拍照行為,即是廢話,那只不過等於說,「當我們用相機,甚至是最傻瓜的相機(亦即相機,多此一舉)進行紀錄時,我們是在拍照。」(語害:言辭空廢)
2. 若非指拍照行為,則指什麼?(思考三式:釐清)
3. 為什麼「手机攝影則没不會使人產生這样的感覺」?(思考三式:辨理)
4. 何謂「一件與攝影無關的攝影事件」?(思考三式:釐清)
承认手机摄影必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就如同承认摄影可以进入艺术史一样
1. 如何算得上「是一个被動的過程」?「手機攝影」為何「必然是一个被動的過程」?(思考三式:釐清 + 辨理)
2. 為什麼承認前者「就如同承認」後者?兩者如何關聯?(思考三式:辨理)
这是金钱的力量,也是商业对我们的冲击
謂手機攝影普及的成因是「金錢的力量,也是商業(指廣告和宣傳效應吧?)」的「衝擊」,理據薄弱。用金錢購買可以拍照的手機是手機攝影的先决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在此說人們因廣告和宣傳效應而使用手機拍照,未有從手機操作的簡易性或人們的實際需要等因素考慮,理據依然不充分。(謬誤:不充分)
当我们不得不承认与接受这些信息的时候,却又发现我们分不清这些图像
「不承認」「這些信息」是什麼意思?「分不清這些圖像」是什麼意思?(思考三式:釐清)
当我们试图站在某一角度对他们进行质疑,却又找不到应有的具体的目标
「某一角度」是哪一角度?「應有的具體的目標」原「應有的」是什麼「具體的目標」?(思考三式:釐清)
要求我们静下心来观察思考。
我們明白「觀察」的意思,也明白「思考」的意思,但什麼是「觀察思考」?是否指「觀察和思考」?(語害:語意曖昧)
这是一个从概念开始的展览,却注定不能以概念作为结束
1. 怎樣算是「不能以概念作為結束」?是否指以實際行動去結束,例如關上展覽廳的門來結束展覽?(思考三式:釐清)
2. 如何「注定」?(思考三式:辨理)
我们遴选,同时,并不设置标准
「遴選」隱含取捨標準,否則不叫遴選而叫隨機抽籤。說「遴選」而「同時」「不設置標準」,自相矛盾。(謬誤:不一致)
***
切片完畢 -- 片完。
另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