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頭公案
© Bobby Yip
有攝影師向我提起網上一張沒有頭部影像的言論,論點認為該新聞照片不夠客觀,未能反映事實。
(照片連結)
在此使用 「客觀/事實」 等標準來品評新聞照片,立論表面,未能觸及攝影對世事更為核心的貢獻,包括突出讓人反思的能力。
這張照片,刻意裁去頭部,毋需交待哪些特定健兒參賽,迫使讀者透過人體形態,反思兩性差異,以我一向用語,是從交代事件的 「過程」 邁向表現事件的 「狀態」 。
Ansel Adams 在 1980 年代一本由 Hasselblad 印製關於黑白攝影的小冊子的開端說:
「繪畫是綜合的藝術,攝影是分析的藝術。」
他的意思是,繪畫可以把不同場景見到的重要元素,放入同一畫面之中;而攝影則是把一個場景不重要的元素,刪除在畫面之外。當然,他對攝影的理解較為片面,僅限於運用構圖或照片剪裁,不包括黑房或電腦移花接木的篡改,但這個界定正合乎新聞攝影的尺度。
活在訊息紛繁的年代,我們需要從無謂的噪音中過濾,透過反思掌握智慧。攝影對新聞的貢獻,雖未必能為世間種種難題作出解答,但遠大於流於表面僅提供資訊的現場紀錄。
另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