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擂台》的三層勝負觀


電影《打擂台》最後一幕,梁小龍打輸了,但仍然開懷,為什麼呢?

最後一段的意義,應從 MC Jin 拿著獎座拍照,及報章刊登「大獲全勝」標題開始去理解。

勝利的三個層次:


1.
藉噱頭活動「大獲全勝」的勝利:

MC Jin
認為他勝利了,還向師父陳惠敏眩耀。陳惠敏對記者的回應,及他前後幾個特寫表情,深明箇中藉噱頭獲勝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商業活動,與實際上是否憑真正實力取勝無關。

2.
憑實力取勝的勝利:

陳惠敏在大徒弟與梁小龍比武時那一句「拳怕少壯」,道出了現實的殘酷。無論以往如何強大,如泰狄羅賓怕梁小龍武鬥會打死人,當歲月不再,梁小龍現在的真正實力,與那大徒弟較量,勝負分明,絶不含糊,梁小龍確實被打敗。


3.
盡心盡力而為的勝利:

《打擂台》那精句「唔打就唔會輸,打就一定要贏」雖然說得擲地有聲,但無人會天真地相信打就一定會贏。「一定會贏」與「一定要贏」的分別在於:前者講真正實力,後者講鬥心,問心無愧,及坦然接受現實。梁小龍盡情地笑,在於這一層「勝利」。


進一步講,這種勝負觀念可接通李天命的「九一妙心」
-- 「我沒有別人的第一,別人也沒有我的第九。」

九一妙心不等同阿
Q的精神勝利法,沒有否定實力上的勝負這一客觀事實。九一妙心不意味毋需努力。它帶出了每個人的獨一性,超越了比較。無論一個人曾如
何叱吒風雲,不保証他最終不會一敗塗地。唯一可以保證的是自我的獨一性及個人的心力和態度。


片末,旁述的譚炳文念出史泰龍在
2006 年電影 Rocky Balboa 中的金句:

“You, me, or nobody is gonna hit as hard as life. But it ain't about how hard you hit. It'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若譚炳文再往下多念兩句
Rocky 原文對白,便會完全了解這段說話的意義,和它與《打擂台》這個結局的玄機:”How much you can take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That's how winning is done!


當一眾羅生門弟子與梁小龍開懷,陳惠敏問他的大徒弟:「你明唔明?過多幾十年你就會明架啦。」換言之,這一刻只關心實力上勝負的徒弟,要了解他所稱「前輩」的體會,還要待歲月把自己帶到失去實力的一日來參透。


-----

p.s. 最好的《打擂台》評論:龐青的如實擂台


另見: